全國咨詢熱線 400-6652-485

留學動態(tài)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我還想請卡斯特羅來演講

來源:哈魯教育 2014-02-28

   john h. coatsworth,現任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和公共事務學院(sipa)執(zhí)行院長,國際和公共事務以及歷史學教授。著有及編寫了7本關于拉美經濟和國際歷史的著作或學術論文。曾任美國歷史聯合會主席。哥倫比亞大學前身是1754年由英格蘭的喬治二世建立的帝王大學。哥大坐落在紐約繁華的曼哈頓區(qū),是全世界頂尖的學術和研究機構之一。她擁有16個學院,4000多名教師以及23000名來自世界150多個國家的學生。國際和公共事務學院(sipa)始建于1946年。到1967年,學院已經建立了8個區(qū)域研究中心,幾乎覆蓋了全球所有地區(qū)。在過去的20年內,學院的師資逐步發(fā)展成為全球頂尖的師資隊伍,它吸收了歷史、經濟、政治科學、語言以及其他傳統(tǒng)領域的專家教授,為培養(yǎng)未來的外交官、政治家和職業(yè)經理人去接觸真實世界的對象和問題、解決所處的環(huán)境、項目和政策問題做準備?,F在sipa有來自100多個國家、不同的背景的1200多名學生。

他的逼問,曾令巧舌如簧的內賈德大失顏面。

      作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和公共事務學院(sipa)的執(zhí)行院長,約翰·寇茨沃斯去年一手策劃了伊朗總統(tǒng)艾哈邁迪-內賈德的哥大演講之行。在sipa的世界領袖論壇上,內賈德面對寇茨沃斯有關以色列大屠殺和同性戀的逼問,再也無法像往常一樣打太極。

      我認為內賈德總統(tǒng)去年秋天的紐約之訪是失敗的,寇茨沃斯昨天對早報記者坦言,我們沒有看到一個有說服力的領導人。

邀請初衷|"他是個很特別的人"

      東方早報:我們很好奇,邀請伊朗總統(tǒng)內賈德去哥大演講是誰的主意?

      寇茨沃斯:事實上,我的前任、前哥大國際和公共事務學院(sipa)院長安德森女士早在2006年就曾向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團發(fā)出過邀請,希望能在他出席聯大會議時來哥大做客。但是這份邀請發(fā)出的時間離內賈德的聯合國之行只有三四天,安全、行程等方面的問題都來不及做安排了。所以計劃只能被擱置。

      去年夏天,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團與伯林格校長(哥倫比亞大學校長)聯系,表示內賈德總統(tǒng)很有興趣借出席9月份聯大會議的機會去哥大看看。伯林格校長隨即向我轉達了伊朗方面的意思,并想聽聽我的想法。我立即點了頭。因為內賈德無疑是一名重量級的國家領導人,一個很特別的人。

      東方早報:您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寇茨沃斯:作為sipa的執(zhí)行院長,我負責和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團、伊朗外交部負責美國事務的官員以及哥大校長辦公室等有關各方進行協調,最后由我發(fā)出了正式邀請。

      在內賈德訪問當天,我的職責是主持,先把伯林格校長請上臺作開場致辭,然后請內賈德總統(tǒng)做演講。他演講結束后,進入學生提問環(huán)節(jié)。學生們把問題寫在卡片上,由學生代表把它們收集起來交給我,我挑出一些問題交給內賈德,如果他不想回答,我就會負責追問并掌控現場。

校長苛言|"措辭相當不客氣"

      東方早報:內賈德的人身安全是你們進行安排時最先考慮的問題嗎?

      寇茨沃斯:是的。保護內賈德在訪問期間的安全是紐約市警方以及哥大方面的頭等大事,他是受邀到訪的外國領導人。安保工作做得非常好,內賈德完好無損。

      東方早報:但伯林格校長在開場白里當面說他是一個氣度狹小又殘酷的獨裁者。對客人來說,這些話是相當惡毒的吧?這代表的是哥大的立場還是伯林格校長本人的觀點?

      寇茨沃斯:其實在我發(fā)給內賈德總統(tǒng)的邀請函中已經告知他們,伯林格校長很可能會在他的致辭中對內賈德和伊朗政府的一些政策主張使用相當不客氣的措辭,伊朗方面應該已經對此有所準備。

      其次,伯林格校長所作的致辭大部分是斟詞酌句的,他花了8分鐘闡述言論自由的涵義,批評伊朗政府的部分大概講了10分鐘。我承認,他的確使用了一些很不外交辭令的話(笑)。如果我是他,我會用其他的說法。

      伯林格校長在他的致辭中說,他是以個人名義而不是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名義講這些話的。但每當某個機構、協會或是團體的領導人以個人名義發(fā)表觀點時,人們就會覺得疑惑,這到底是他的觀點,還是他所領導的機構的觀點?具體到這一次,伯林格校長一方面是在為哥大作出邀請內賈德訪問的決定做辯護,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表明,不論是哥大還是他個人,在許多問題上都是對內賈德和伊朗政府持反對立場的。

      伯林格校長的言論事后在世界范圍都招致批評,因為確實太過火了,他待客無禮。我知道這并非他的本意,但也必須承認他說了一些我個人并不贊同的話。

壓力巨大|接了三四千個"威脅"電話

東方早報:內賈德在美國是個爭議人物,您在邀請時受到過壓力嗎?

      寇茨沃斯:作為我個人來說,我完全沒有覺得在邀請內賈德來哥倫比亞大學做演講這件事上有任何壓力。我作出了邀請的決定,這是個正確的決定。我很高興接到了很多表示支持的電話,雖然我知道很多人會為此不高興,但是我沒有受到要求取消或者修改邀請的壓力。

      伯林格校長的壓力比較大。光是關于這件事的電話他就接了三四千個,打電話的人世界各地的都有,其中也包括美國的一些政治人物,甚至有人威脅,除非哥大擱置邀請,否則就要削減紐約市、州還有聯邦政府對哥大的支持。但是我可以說的是,伯林格校長從未說過后悔邀請內賈德訪問的話。這些壓力和反對聲是可以預見的,但我們做出的是正確的決定,我們以后還會繼續(xù)這樣做。

東方早報:是什么讓你們堅定了頂著壓力也要上的決心?

      寇茨沃斯:首先,事關教育。我們?yōu)樯婕皣H事務的方方面面領域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我們邀請過不少與我們有分歧的國家領導人,事實上我們認為讓學生只聆聽單一觀點并非教育良方。邀請像內賈德這樣的領導人來,是哥大、特別是我們學院的傳統(tǒng),我們想教會學生未來怎么處理各種不同的問題。

      其次是全面參與精神。伯林格在內賈德演講前的致辭中特別說道:言論自由,不僅僅是指對演說者的自由,也是指聽眾的自由。在內賈德來到哥大之前,哥大的學生們就為這件事進行過許多激烈的辯論。而在他演講時,學生們的踴躍提問也充分體現出了這種參與精神。

演講效果|"他拿不出有力論據"

      東方早報:那您覺得內賈德總統(tǒng)的反應稱得上是一個優(yōu)秀的外交官嗎?

      寇茨沃斯:不。實際上我認為內賈德總統(tǒng)去年秋天的紐約之訪是失敗的。他的目的是改善美國人對伊朗的印象,在國際上爭取支持,但實際上恰恰相反,在他出席了聯大會議以后,伊朗面臨核制裁的壓力不減反增了。

      拿他在哥大的表現來說,我們沒有看到一個有說服力的領導人。我本人問了他關于伊朗國內的同性戀問題,他給出的答案甚至引起了學生們的哄笑。他拿出的不是有力的論點和論據,觀眾們只看到了一個抱定了走強硬路線、無法溝通、無法信任的人。

      東方早報:您會考慮未來邀請更多像內賈德這樣有爭議性的領導人前往哥大演講嗎?

      寇茨沃斯:當然,為什么不?雖然我剛剛接管sipa一年,但這個傳統(tǒng)是會保持下去的。如果可以,我還想邀請菲德爾·卡斯特羅來演講。

      利益相關者|中國"極其負責任"

      東方早報:好萊塢導演斯皮爾伯格前段時間辭去奧運藝術顧問一職,您怎么看將奧運政治化的做法?

      寇茨沃斯:中國政府奉行的是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這與美國從冷戰(zhàn)時期就開始實行的政策恰恰相反。當世界上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發(fā)生沖突時,美國總會進行干涉。在達爾富爾問題上,可能中國政府沒有做到美國人認為中國完全可以做到的程度,但無論如何,這是中國政府的決定。而且宏觀地看,中國的互不干涉內政的做法是更為明智的外交政策。

      我個人不贊同斯皮爾伯格這種做法,將奧運會這項全世界的體育運動會染上政治色彩,如果我是他,我不會這么做。但也許看得更簡單些,正是因為奧運會的巨大影響力,所以人人都想利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東方早報:您怎么理解中國崛起?

      寇茨沃斯:這是20世紀和21世紀全球最重大的變化!中國的崛起已經對世界產生了驚人的影響并將繼續(xù)影響下去,最重要的是,這些影響絕大部分是積極的。

      東方早報:中國是美國的威脅嗎?

      寇茨沃斯:不。絕不是。中國是極其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笑)。


哈魯教育留學評估
你的姓名:
你的電話:
Q Q/郵箱:
您如何知道哈魯:

熱門專題
2018年錄取捷報榜 案例解析 留學申請“微”回答
?
附件下載

請輸入您要發(fā)送的郵箱地址:
      
全國統(tǒng)一報名熱線:400-6652-485
北京公司:北京市海淀區(qū)知春路6號錦秋國際大廈A座1012室
廣州公司:廣州天河區(qū)林和西路9號耀中廣場B座610-611室
珠海公司:珠海市吉大海濱南路47號光大國際貿易中心2909室
版權所有HelloEDU 哈魯教育 保留所有權利 粵ICP備14036377號-1